介绍: (一)、基坑开挖: 1、测量路基填筑顶面标高,根据路面标高推算路面宽度,按照防护图纸设计坡度放出边坡定出护坡坡脚,然后开挖脚墙基坑。 2、基坑开挖前做好地面排水设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伴随人工开挖;基底的开挖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基底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加宽50~100cm;当基坑开挖中地下水渗出时,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可放坡开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若土质易坍塌或水位在基坑底以上较深时,应加固开挖,若土的湿度有可能使坑壁不稳定时,基坑坑壁坡度应缓于该湿度下的天然坡度;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检查基坑尺寸、标高、基底承载力等,符合要求后,基坑开挖后采用漂卵石回填,脚墙基础砌筑前基底应夯实。夯实后应立即进行基础脚墙施工,对于承载力不足的应进行处理,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砌筑。 (二)、原材料的选取: 1、片石 a、石料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表面的污渍予以清除。 b、片石形状不受限制,规格在15cm -35cm之间,但其中部厚度不得小于15cm,用作镶面的片石表面平整、尺寸较大、边缘厚度不得小于15cm。 c、片石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本合同段砌筑工程片石强度不低于30MPa,砌筑采用M7.5水泥砂浆,勾缝与抹面采用M10水泥砂浆。 2、砂浆       a、水泥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b、细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粒径在5mm以下的天然砂,或采用硬质岩石加工制成的机制砂。       C、水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时,按国家现行的规定进行检验。       d、外加剂、掺合料掺用量通过试验确定,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e、砂浆强度等级按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的抗压极限强度表示。砂浆配合比设计、试件制作、养护及抗压强度取值符合规范的规定。       f、砂浆的稠度以砂浆稠度仪测定的下沉度表示,为10~50mm。       g、砂浆随拌随用。当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时砌筑前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三)砌筑: 浆砌块石采用坐浆法、挤浆法施工。先铺底层砂浆并打湿石块,安砌底层,分层平砌,大面朝下、先角石、再面石、后腹石,上下竖缝错开,竖缝距离不得小于80mm,砌缝宽度不得大于30 mm,镶面的垂直缝应用砂浆填实饱满,不能用稀浆灌注。厚大的砌体,若不能按石料厚度砌成水平时,可设法搭配成较平的水平层。砌筑前先将砌筑层数计算清楚,选择石料,严格控制水平位置和空间高度,按每块石料厚度分层,层间灰缝应呈直线,块间与层间的灰缝应垂直,厚石砌下面,薄石砌上面,安放稳定,块间相互咬接,缝间砂浆饱满并振捣密实。伸缩缝处填塞2cm木板或泡沫板,施工完成后填塞沥青麻絮,沉降缝面处应砌筑垂直,相互之间隔开不相咬合。挡墙内面也应严格施工确保内侧面平整和密实。护面墙砌筑养护应保证7-14天。护坡面设置R=10 cm的圆形泄水孔,间距横向3米一道,竖向2米一道,外倾斜4%,上下左右交错设置,孔后设置砂砾反滤层及防渗土工布,最下一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30 cm,孔后底部夯填20 cm厚的黏土隔水层以防水渗入地基。护面墙每隔1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当地基有变化时,应加设沉降缝。护面墙背回填采用透水性材料,内摩擦角不小于40度。脚墙基础应座于坚实土基上。 (四)勾缝: 勾缝具有防止有害气体和风、雨、雪、霜等侵蚀砌体内部,产生季节性动融,破坏结构物整体坚固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具有装饰外观作用。勾缝采用1:1.5~1:2的水泥砂浆勾成凹缝,砌浆嵌入砌缝内约2cm。 勾缝前,应先清理缝槽,用水清洒湿润,各勾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不应有瞎缝、丢缝、裂纹和连接不牢等现象。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注意基坑边坡稳定性,开挖时进行放坡并分级开挖,防止基坑坍塌造成的安全、质量事故; (2)、转运片石时,注意安全,避免被片石砸伤; (3)、砌筑时工人必须认真负责,杜绝墙体内砂浆不饱满存在空洞现象; (4)、施工现场用电必须有专人进行管理和使用,并符合安全用电规定; (5)、做好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志、标牌齐备。 (6)、施工现场必须具备计量器具,确保随时检查砂浆拌合质量。浆砌过程中应做好砂浆试件,确保资料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