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通过施工前和施工中的试验量测数据进行分析,作为指导施工设计、土石方调配、施工机械配置及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并反复循环作用,最终使整个施工系统达到最佳状态。 2013-05-11
-
其中主线K6+800---K8+110工程数量为192503.3方,A匝道168191.83方,B匝道26796.15方,C匝道32838.00方,D匝道14403.54方,E匝道25618.18方,F匝道20138.55方 2013-05-11
-
本项目K45+400-K51+470路基填料采用风积沙,风积沙不同于一般常规的路基填料,所以对风积沙路基的施工必须采取特殊的施工工艺和压实方法,确保风积沙路基的施工质量。 2013-05-11
-
所选试验段位于官庄互通G匝道,图纸设计段落长度为GK0+540-GK0+724,全长184米,路基平均填土高为10.49m,路基顶宽为10.5m,强夯面层数为三层,平均强夯宽度为27.6m。 2013-05-11
-
施工作业层中各种外部技术资料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2013-05-11
-
本合同段以高填路基为主,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筑速度、分层厚度、填料粒径和级配,加强碾压能力,减少工后沉降。施工时根据具体土、石边坡性质制定与其对应的施工方法及边坡防护措施。 2013-05-11
-
通过试验,以确定湿陷性黄土路堤基底填前碾压的正确的压实方法,确定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及消除湿陷性所需的压实设备类型 2013-05-11
-
由深挖路堑、低填方及半填半挖组成,且路线纵坡较大,该路段已开通纵横向施工便道,路基清表已完成,并经监理验收合格,施工管理人员及机械设备已到位,该路段已具备施工条件。 2013-05-11
-
路面结构路面采用柔性路面结构,道路横坡采用直线型路拱,机动车道横坡1.5%,人行道、自行车道及绿化带横坡2.0%,道路设计使用年限15年。 2013-05-11
-
换填面积为11525平米,换填范围为路床顶面以下一米。总换填量为11525*1=11525立方米。换填土方拟采用奔驰二期工程土方,土质为黏土。现有土方外弃。 2013-05-11
-
即通过施工前和施工中的试验量测数据进行分析,作为指导施工设计、土石方调配、施工机械配置及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并反复循环作用,最终使整个施工系统达到最佳状态。 2013-05-11
-
当土方开挖至第一道土钉以下500标高后开始施工土钉,第一道土钉注浆强度达到70%,再挖去一层1000厚土方,施工第二道土钉,以次类推,直至挖到基底,做最下一道土钉。 2013-05-11
-
开挖50*25cm的基槽,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拱形骨架,再在其上镶6cm的C25混凝土边石,砌筑应先施工衔接处,再砌筑其分部分骨架,两骨衔接处应处于同一高度。 2013-05-11
-
开工前进行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包括导线、中线和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查和增设、横断面的测量和绘制和工程量的复核。 2013-05-11
-
填前冲击压实至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报监理抽检验收合格后,用平地机整平到边、到角、到位,压路机复压,保证表面平整、密实。 2013-05-11
-
按设计断面放出开挖线及中桩的位置。修建临时排水设施,做到永临结合,以保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2013-05-11
-
试验段范围内地层为第三系全新统冲洪积粗砂、第三系砂岩、泥岩。全段无地表水,地下水埋深2~6 m,线路通过小草丘地,为固定~半固定沙丘,属轻度沙漠化土地。 2013-05-11
-
强夯法是利用起重机械吊起大吨位夯锤(一般不小于8t),起重到很高(6-30m)处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强大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应力,迫使土体孔隙压缩,排除孔隙中的气和水 2013-05-11
-
承担的主要培训任务是:动车组司机理论及实作培训;动车组机械师理论培训;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维修人员理论及实作培训;高铁调度指挥人员实作培训。 2013-05-11
-
采用先进的GPS动态测量系统(RTK)结合全站仪、水准仪测量。根据全线驻地监理的设置情况安排测量小组,由起止点对向测量。每个小组拟定3+1的GPS动态测量设备。 201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