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并总结出本合同段路基填方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组合、合理的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来指导全线施工。 2013-05-09
-
本合同段以高填路基为主,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筑速度、分层厚度、填料粒径和级配,加强碾压能力,减少工后沉降。施工时根据具体土、石边坡性质制定与其对应的施工方法及边坡防护措施。 2013-05-09
-
在路基石方爆破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的降低爆破震动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禁止采用集中装要的大爆破。 2013-05-09
-
交接线路中桩,复核GPS点,进行路线贯通测量,内容包括导线、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平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然后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2013-05-09
-
对软石或强风化石,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均用机械开挖。施工时排水先行,后施工路基本体。先测量出路堑的边线、中线,在路堑两侧每5米设一固定桩。 2013-05-09
-
路堤填石的填料利用大支坪隧道弃碴,严重风化的软岩不用于路堤填筑,易风化的软岩不用于路堤表层和路堤浸水部分。填料按规定进行鉴别试验,并依试验结果选用。 2013-05-09
-
开挖50*25cm的基槽,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拱形骨架,再在其上镶6cm的C25混凝土边石,砌筑应先施工衔接处,再砌筑其分部分骨架,两骨衔接处应处于同一高度。 2013-05-09
-
其主线为原S211上瑞高速东联络线,扩建工程以该联络线为基础,道路两侧新建绿化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道路路幅扩建至60m宽,并完善道路附属公共设施。 2013-05-09
-
本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出发。对施工中的工序、工艺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施工时质量控制要点,以避免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提高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年限。 2013-05-09
-
中面层6cm AC-20;下面层9cm ATB-30;基层40cm蹍压式混凝土;底基层20cm蹍压式;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为4.5Mpa。本次选取了K40+010~K40+083下行线水泥混凝土底基层为首件工程施工 2013-05-09
-
由于该该施工段上方均存在高压线,根据电力设施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电力部门下发的告知书:电力线路300米范围内禁止爆破,建议采其它工艺方法取代爆破施工作业。 2013-05-09
-
路堑开挖、基床处理、排水系统和弃土等,应根据地形、地质、气象、水文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 2013-05-09
-
路堑石方爆破开挖采用小型及松动爆破,不得采用大爆破,确保路基边坡的稳定和临近房屋和人员的安全。 2013-05-09
-
公路设计等级为一般公路四级(山玲重丘,局部路段按照等外公路设计)计算行车速度20㎞/h,两侧路肩宽度各0.50m,行车道宽3.50m。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013-05-09
-
这里介绍的施工方法主要是根据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结合在施工中的实际经验做一下大概的介绍。如果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一律以规范为准。 2013-05-09
-
严格控制填料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宕渣粒径,宕渣运到现场前应事先破碎。土方路基填土材料塑性指数不可过高应控制好最佳含水量石灰改善土应严控石灰原材料质量; 2013-05-09
-
本路段沿线属于重丘区,地质条件复杂,沿线各类岩体较多。基本挖方段落上,土石比例较高,大部分为灰岩、泥岩,局部层理、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 2013-05-09
-
进行所属试验段的目的1、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戈壁荒漠区和荒漠灌木林路基填方施工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2013-05-09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应急抢险中心的工作职能,按照“先控制险情后恢复交通、先临时抢通后正式修复、安全第一”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2013-05-09
-
在铁路路基施工中,对现有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计划、运用,保证路基填料到达最佳含水率,满意路基施工标准需求,为极旱荒漠区域进行铁路路基施工供给可学习的施工经历。 201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