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台台后路基填方较高,桥头路基沉降量相对较大;为增强地基承载力,减小台后变形量防止产生桥头跳车。 2012-08-26
-
水泥搅拌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5米,水泥强度等级为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2012-08-26
-
DK634+422.00~+640.00桩长10m,DK634+640.00~+670.94桩长15m。桩顶铺设0.5m厚的碎石垫层 ,内夹一层抗拉强度110kN/m的单向拉伸多了土工格栅(TGDG110kN/m)。 2012-08-26
-
该段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黏土、粉土和粉砂。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孔隙潜水主要存于第四系湖积冲积层中,水位埋深1~3m,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受季节变化幅度较大 2012-08-26
-
本试验方案共打设6根桩基,直径φ50cm,设计桩长4.48~4.72m,桩底穿透软土层进入持力层0.5m,将软土层全部加固,形成复合地基,桩基桩位布置形式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3m。 2012-08-26
-
第三层为粉土,稍密,层厚约2.3m,第四层为粉质粘土,软塑,层厚约3.5m,施工中应保证水泥搅拌桩进入第三层粉土中不小于1.0m,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150Kpa. 2012-08-26
-
制备水泥浆。待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 2012-08-26
-
水泥搅拌桩施工的部位为主线和B线混凝土管涵处软基处理位置;桩长均为8m;桩距为1.2m;施工水泥参入比最小不得小于15%且水泥参入量不小于58Kg/ m。 2012-08-26
-
所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是B-2及E-2两条道路,其中B-2路地基处理的总面积约为11277平方米;E-2路地基处理的总面积约为5609.5平方米。 2012-08-26
-
本标段在桥后填土高度大于6m路段采用加固土桩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深层处理,以减少地基工后沉降。加固土桩桩径0.5m,桩间距1.3m、1.5m,等边三角形布置。 2012-08-26
-
桩径0.5m,桩间距1.2m,设计桩长10m(有效桩长),本工程总桩数共有700根,工程量为7000m。 2012-08-26
-
K0+730~K0+780、K1+830~K1+980、K2+280~K2+630、K2+820~K3+220,搅拌桩累计334870米、55776根,处理深4.5米~6.0米(根据地质剖面,局部或超6.0米)。 2012-08-26
-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情况,场地内土质多为松软土,且软土层较厚,土层工程性能差,所以施工时要注意对水泥浆液的水灰比控制和搅拌均匀发生性控制。 2012-08-26
-
200kg/m,水灰比控制在0.4至0.5,提升速度不大于0.8m/min。首段施工区域长80.4m,水泥搅拌桩共162根。(详见水泥搅拌桩平面布置图)后段施工区域继续采用上述设计要求 2012-08-26
-
本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偶有微丘地貌。海拔高度一般在1.6 ~3.8米之间,地势平坦,沿线渠涌纵横,鱼塘密布。 2012-08-26
-
水泥搅拌桩处理的主线路基长度共465米,匝道路基长度60米,主要工程量有水泥搅拌桩32038根,总长286523m,砂垫层11425m3,碎石垫层11425m3; 2012-08-26
-
水泥搅拌桩处理的主线路基长度共465米,匝道路基长度60米,主要工程量有水泥搅拌桩32038根,总长286523m,砂垫层11425m3,碎石垫层11425m3; 2012-08-26
-
本工程交桩后,项目部测量技术组对所交桩位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测量技术部已完成EK12+081.7~EK12+141.7段的施工放样及桩位的布设,请监理单位验桩。 2012-08-26
-
含水率高,孔隙比大,高压缩性、不均匀性等特点。上述特性,导致其在自然状态下土体的排水固结进程缓慢,自然强度极差,难以满足地基强度要求。 2012-08-26
-
清表土13285.79立方米;Ф50cm水泥搅拌桩共213432米;20cm厚级配碎石层10098.42立方米;双向土工格栅50492 平方米;砂垫层30cm厚5262.88立方米; 201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