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的开展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次方案针对的是纳塄沟大桥、三塘沟大桥承台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012-07-28
-
按设计道路标高开挖后,A~B~B1段长约74.1m,坡高10.62~13.43m,采用锚杆永久支护。C~C1段长约24.6m,坡高6.35~8.57m,采用锚杆永久支护 2012-07-28
-
明确地基处理范围内一般路堤填筑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一般路堤填筑施工作业,保证路基施工质量。 2012-07-28
-
边坡的底部为通向南山的街道公路,公路宽11M。据调查访问,原坡脚为一条土路,采用开挖山体坡脚修建面,后又在土路的基础上回填加高修建成街道公路。 2012-07-28
-
压实密度比一般路基要求更高,以防雨水渗湿;路基防护、环保措施等更严密以防路基被盐蚀;基底处理更严格以防路基的次生盐渍化。 2012-07-28
-
桩基均为直径600PHC管桩和450×450方桩承台预制桩基,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圆柱墩、盖梁及柱式墩和框架式桥台(主线桥和跨线桥); 2012-07-28
-
就地取材,方便施工、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原则,组织相关部门队沿线周边材料进行考察,并经实验室反复试验,最后确定为丫江桥山砂作为我部96区填筑材料。试验段填料具有代表性 2012-07-28
-
保证填方路堤的压实标准达到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确定相对应的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机械最佳组合方式、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为下阶段大规模路堤施工提供全面的数据及技术依据。 2012-07-28
-
开工前在试验路段进行填筑试验,以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的压实设备的类型及其组合工序、各类压实设备最佳组合下的各自压实遍数以及压实厚度等。 2012-07-28
-
本段地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状土,具有自重湿陷性,仰斜式路堤挡土墙墙顶填高16m,挡土墙墙身采用M7.5浆砌片石,基础处理采用换填碎石、C15现浇片石砼、灰土挤密桩 2012-07-28
-
其中路基需开挖土石方约686645方,填方约907377方。根据设计要求,填料远运利用主要是本标段避险车道的挖余土石方和十二标段藏山隧道弃渣。 2012-07-28
-
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控制是软土地基上路堤工程设计的关键问题,由于固结理论的局限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理论预测的精度较低,而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观测法则显示出了较高的精度。 2012-07-28
-
对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的路堤填筑施工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路堤填筑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适用于各种等级的公路路堤填筑工程。 2012-07-28
-
拱形骨架采用C15混凝土现浇,净距3.0m×3.0m。骨架下部设置1.0m高脚墙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浇筑,脚墙上现浇1m长C15混凝土护脚。 2012-07-28
-
高速公路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米,桥涵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 2012-07-28
-
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40Km/h,路基宽度8.5m。本段地形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山貌,走向基本与构造线方向一致,标高一般为440.87~453.42m不等。 2012-07-28
-
明确改良土填筑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改良土拌合、填筑施工。 2012-07-28
-
上层主要为黄褐色软~可塑状含砾粘土,局部为淤泥粘质土,为水田及鱼塘长期积水,淤积形成,平均厚度0.7m,以下为稍~中密状砾砂、局部含粘土 2012-07-28
-
填方路堤分为两大部分,路肩施工高程至以下3.0m范围为路基基床,基床以下为一般路堤。其中基床表层为70cm:30cm厚混凝土支承层加40cm厚级配碎石,基床底层为230cm的AB组填料 2012-07-28
-
填方路堤分为两大部分,路肩施工高程至以下3.0m范围为路基基床,基床以下为一般路堤。其中基床表层为70cm:30cm厚混凝土支承层加40cm厚级配碎石,基床底层为230cm的AB组填料 201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