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含水量、孔隙比及夯击的单位面积夯击能对湿陷性黄土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试验段施工总结,掌握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在的气候条件按不同的施工工艺进行控制方法。 2012-07-27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78652平方米;混凝土预制块路缘石1175立方米;大桥1座,中桥2座,涵洞31道。 2012-07-26
-
监理工作范围:根据监理委托合同编写,填写全部建设工程范围或某建设阶段,如设计阶段监理;施工招投标阶段监理;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施工及保修阶段监理等。 2012-07-26
-
本分项工程计划工期为173日历日,我部将根据指挥部、驻地监理部的具体工期安排要求,及时组织施工,确保在计划工期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2012-07-26
-
拓宽后路面宽7.0m;2002年再次对全线进行了拓宽,改造后路面宽9.0m。本次改造主要是路基拓宽及针对现有道路路面结构层较为薄弱,对老路面挖除后按新建结构处理。 2012-07-26
-
本次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我部以K169+660为分界点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碾压工艺,并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绘制压实曲线,用以确定规模化施工过程中的碾压工艺。 2012-07-26
-
中央分隔带宽7.5米,左侧路缘带宽2×0.5米,行车道宽2×7.5米,右侧路缘带宽2×0.5米,隔离带宽2×1.5米,非机动车道宽2×3.25米,人行道宽2×2.0米。 2012-07-26
-
基层压实度检测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8%以上,底基层压实度检测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7%以上。 2012-07-26
-
检验摊铺及压路设备所具备的实际效果,检验和确认基层施工中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指标,并提出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及质量检验的试验方法。 2012-07-26
-
本次申请水泥稳定碎石开工里程为K4+420~K4+620,共2550㎡。 2012-07-26
-
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应达到相应指标要求:要求水泥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3d抗压强度不小于16Mpa。 2012-07-26
-
NO.B标段起迄桩号为K48+000~K68+650,长度为20.16Km,铺筑主线路面总面积(包括收费站,桥梁隧道除外)33.9169万平方米;互通匝道路面2.0943万平方米 2012-07-26
-
通过材料组成设计,能保证所设计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设计要求,能保证实际使用的材料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并能通过对集料级配的优化,确定最佳的水泥用量,降低施工成本 2012-07-26
-
路面底基层、基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之一。在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施工中,必须层层把关,严格要求,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将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2012-07-26
-
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强度高、整体性好的优点,因此是用于高等级公路基层,底基层的常用材料,但水稳基层也具有易产生裂缝的缺点,而引起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 2012-07-26
-
为指导()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2012-07-26
-
道路标准断面为:5M绿化带+12M车行道+5M绿化带,道路红线宽度为22M道路面层采用沥青砼路面,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 2012-07-26
-
通过试验路段施工,寻找最佳的机械配合,确定最佳压实遍数,确定压实系数,验证配合比及最佳含水量,检查初拟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为大面积的摊铺底基层提供质量保证; 2012-07-26
-
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8m。公路技术等级为山岭重丘二级,荷载等级公路II级,设计行车速度为40公里/小时。 2012-07-26
-
本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包括主线与匝道,厚度均为30cm,工程量为218396m2。底基层顶面设计宽度:路堤(11.77m)/路堑(11.9m),分两层摊铺,每层压实厚度15cm。 201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