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主线路面层结构为4cmPAC-13+6cmAC-20+8cmAC-25+18cm上基层+ 18cm下基层+20cm底基层,水稳基层撒布水泥强度要求不高于32.5Mpa的水泥净浆。 2012-07-25
-
建设里程28.654km,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宽度采用24.5m,路面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012-07-25
-
主线路面基层从下到上依次为3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匝道路面基层从下到上依次为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12-07-25
-
横断面布置为0.75m土路肩加固+2.5m硬路肩+2×3.75m车行道+0.5m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2×3.75m车行道+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加固。 2012-07-25
-
道路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迅速成立、及时到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对内指挥施工生产,对外负责合同履行及协调联络。 2012-07-25
-
施工人员必须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对设计中不明了的问题与修改意见,即使在设计交底时提请设计部门解决。 2012-07-25
-
试验段摊铺长度为200m,摊铺宽度12.79m,面积为2558m2,底基层设计厚度为32cm,分两层摊铺,第一层摊铺压实厚度为17cm,第二层摊铺压实厚度为15cm。 2012-07-25
-
路线经过区域地表水体较发育,双溪河从场地内蜿蜒流过路线,两侧有多处鱼塘,规模均较小。双溪河常年水位341m左右,流量小,经常断流,历史最高水位345.0m。 2012-07-25
-
本工程场地属于微平原地貌单元,地面标高在7~16之间,地势西低东高,地面较为平坦。线路所经地段大部分为农田,间有零星水塘分布,地表水丰富。 2012-07-25
-
按照设计资料及引入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恢复中桩测量及高程测量,每10米设一桩位,画红漆标出,并在两侧边缘设指示桩。 2012-07-25
-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主要工程为主道拓宽2.9m部分、辅道9m部分以及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主车道加宽段铺设3%水泥稳定碎石20cm,5%水泥稳定碎石25cm; 2012-07-25
-
为加强二灰碎石与水稳碎石之间的粘结,水稳碎石施工前在二灰碎石顶面撒一层水泥浆,水泥撒布量为1.4kg/m2。 2012-07-25
-
4%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2.269g/cm3,最佳含水量:5.8%,此配合比已上报并已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复。 2012-07-25
-
拌和机必须采用定型产品,至少要有四个进料斗,料斗上口必须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拌和机的用水应配有大容量的储水箱。 2012-07-25
-
严禁碰动钢丝,发现异常立即恢复,中间采用铝合金导梁(每5米一个断面放样)的方式控制。底基层施工路基两侧采用定型钢模定型,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012-07-25
-
现变更为3:100水泥稳定砾石土,主线厚度为18cm,宽度32.12m,分一层半幅全宽摊铺,工作量为366.87km2;互通匝道厚度为32cm,分二层全幅摊铺,工作量为45.5km2。 2012-07-25
-
道路全线为一直线;全线设置2个JD点,分别为金胜路交叉口和华城中路交叉口。道路起终点均以现状道路车行道边相接 2012-07-25
-
道路采用一幅路断面,路面宽9米,两侧各0.75米路肩,路基宽10.5米。路面采用直线接抛物线路拱,双向直线横坡1.5%,土路肩横坡2.5%。 2012-07-25
-
机动车道设计厚度为20cm,宽度(正常路段顶宽)为15.0米,非机动车道厚度为20.0cm,宽度(正常路段顶宽)5.5米,机动车道施工时采取一层全幅施工的方法。 2012-07-25
-
快速通道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设计,主车道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路幅全宽18米,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