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25
-
校验本施工工艺及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确定更合理的、有效的施工组织和技术方案,为进行大规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做准备。 2012-07-25
-
全长约7.235 km,道路半刚性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其中主线底基层采用16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34cm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量合计为106134立方; 2012-07-25
-
采用钢丝绳控制摊铺厚度和高程,并设专人检查铺筑厚度及平整度,发现局部离析及其他问题时以更即时处理。 2012-07-25
-
试验路施工厚度为30cm,其中,挖方段顶宽度为11.84m、底宽度为11.99m;路堤段顶宽度为11.87m、底宽度为12.47m,横坡为-2%。 2012-07-25
-
路基宽度32米,四车道行车道宽2×7.5米,非机动车道宽2×3米,人行道宽2×4米,绿化分隔带宽2×1.5米。属城市道路工程。 2012-07-25
-
5%水泥上基层厚15cm、38.5m路面半幅水稳层宽为11.5m、19m路面半幅水稳层宽为9.55m、顶面竣工验收弯沉为31.6、抗压模量为1600Mpa。 2012-07-25
-
所使用的水泥均符合水泥技术标准。应选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 2012-07-25
-
本次开工项目名称为水稳碎石基层,桩号为K11+150-K13+150,开工长度为2公里,路面标准宽度为8.5m,厚度为25cm,方量约为4250m3,材料来源为关口料场。 2012-07-25
-
本合同段起点为K0+000,终点为K3+918.983,行车道宽6.52.米。路面底基层为20cm厚的4%水泥稳定碎石,计2.93万m2;路面基层为20cm厚的6%水泥稳定碎石,计2.74万m2。 2012-07-25
-
YJ-SZ23标主线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共分三层铺筑。下面层采用8.0cm AC-25改良型结构;中面层采用6cm AC-20改良型路面结构;上面层采用4cm的改性沥青 SMA-13路面结构。 2012-07-25
-
公路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26米。本项目HL-M01标起讫桩号为K330+890.908-K362+000,路线长31.12km。 2012-07-25
-
采用洪泽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为42.5级的缓凝水泥,3天胶砂强度应不小于18Mpa,水泥初凝时间应不小于4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 2012-07-25
-
确定了具体的施工配合比、最佳含水量、松铺系数、摊铺厚度、压实方法及机械设备组合,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改进,并用改进后的方案指导全路段基层施工。 2012-07-25
-
分离式路基整体宽度13.25m+26.0m+13.25m,其中分离式路基行车道2×3.75m,左侧硬路肩1.25m(含路缘带0.5m),右侧硬路肩宽3.0m(含路缘带0.5m),土路肩宽2×0.75m; 2012-07-25
-
路基采用长江口细砂进行填筑,两侧使用4%石灰改善土包边处理,路面结构底基层采用厚度为20cm的二灰土,基层铺设40cm厚的水稳。 2012-07-25
-
本工程全线为自然山体,共设置平曲线2处,最小圆曲线半径R=150m;最小竖曲线半径R=2500m,最大纵坡4.95% ,最小纵坡1.5% ;
2012-07-25
-
本工程全线为自然山体,共设置平曲线2处,最小圆曲线半径R=150m;最小竖曲线半径R=2500m,最大纵坡4.95% ,最小纵坡1.5% ; 2012-07-25
-
为三级公路,全长2.796km,路面宽度7m-12m,现状道路为沥青路面,路面结构形式为:16cm水泥稳定风化砂底基层+16cm水泥稳定风化砂基层+4cm沥青混凝土面层。 2012-07-25
-
老路面补强基层厚度为您25cm。由于受水泥凝结时间的限制,整个施工工艺本着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压缩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时间及早成型。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