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地面道路改造工程,全长XXXX米。工程起点为XX,终点为XX。该工程是XX省重点工程,同时也是XX市“十年一大变”的工程之一。 2012-05-17
-
本设计采用翻挖换填进行路基处理;桩号K0+52.505至设计终点段,为路基已强夯处理范围,根据业主提供地基处理报告,承载力达到120Mpa,可直接作为持力层。 2012-05-17
-
管道挖深小于4m均采用明开槽或木支撑开槽方式,大于、等于4m以上采用钢桩卡板支撑。其中从WLD0~WLD19接旧井共计721m污水管道开槽深度大于4m需采用钢板桩卡板支撑。 2012-05-17
-
分别对基床以下部位、基床底层、表层三个部位的填筑进行试验工作,以确定机械最佳组合方式,求得准确的压实技术参数,并进行沉降观测。 2012-05-17
-
道路45米宽主干道,四块板,沥青混凝土路面,机动车道11.5m*2,非机动车道3.5m*2,中央分隔带3.0m,机非分隔带3.0m*2,人行道3.0m*2。 2012-05-17
-
挖方边坡岩性为弱、全、强风化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结合全线缺少填料和便于边坡绿化,坡率采用1:1.25。 2012-05-17
-
当石方开挖靠近边坡坡面时,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以保证边坡坡面的平整,尽量避免扰动和损坏边坡岩体的稳定,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采用机械开挖。 2012-05-17
-
本段路基当坡脚外设排水沟时,坡脚与排水沟内边缘设宽1.0m的护坡道。路堑边沟外设置碎落台,宽2.0m。 2012-05-17
-
以利排水与路基分层压实稳定,从而避免出现因土堤杂乱填筑所导至水囊与滑动现象。工期紧任务重,施工中要合理组织,统筹兼顾,多上机械设备,确保工期。 2012-05-17
-
路基工程是整条道路的承载能力的关键,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以后的行车安全。在路基开始施工前对不良地质路段的地质处理是首要环节。首先对原地面的坑穴及软基部分进行处理。 2012-05-17
-
全长934.890米,其中桩号KO+230.5--KO+287.5段为桥梁,本工程的建设可以缓解平阳路的交通压力,同时也是下五渡小区对外联系的一条重要通道。 2012-05-17
-
形成具有水稳性及一定强度的完整柱状加固体。这种柱状加固体与周围软土组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 2012-05-17
-
桩间距由桥头到路基方向桩间距由1.1m分两段渐变为1.3m,的原则,分段间距10m,并在桩顶铺设一层50cm厚的碎石垫层,其间设一层凸结点土工格栅加筋。 2012-05-17
-
设计时速80公里,由绿化、非机动车道、绿化带、主车道、中央隔离带组成,兼顾城市道路功能,新建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2012-05-17
-
主要工程数量:水泥搅拌桩18975m,袋装砂井47905 m,无纺土工布4900m2,砂垫层2275m3,砂石垫层2273m3,预压土方10113.6m3。 2012-05-17
-
本次招标的工程范围包括:1、Φ500mm喷粉桩103885m;2、Φ70mm袋装砂井698726。承包方式为:采用包工、包料、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包文明施工等全包方式承包施工。 2012-05-17
-
采用换填1.0米厚砂砾石,顶上加铺1.5m厚砂砾石垫层,该段其余软基采用塑料插板处治,并在路基正常填料的底部铺设1组(1组分3层,每层间距50cm)土工格栅。 2012-05-17
-
基坑顶部及底部设置截水沟及排水沟,基坑底部周边根据现场水量大小设置一定数量的集水井,施工期间基坑内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坑底面1.0m以下。 2012-05-17
-
主要工程项目为:路基土石方、排水箱涵、劈裂注浆、强夯块石墩、塑料插板堆载预压、污水管道等。 2012-05-17
-
其中田心路路面宽为7m,路面结构层为:22cm水泥混凝土,15cm厚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5cm厚4%水泥稳定粒料;改建范围为原有菜地、稻田、水沟等软质地基; 201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