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模板工程设计交底 1.1、模板设计思路、设计方案 预制箱梁模板按结构部位分为:分底模、外侧模、端模和内模四部分,箱梁底模采用工字钢框架式结构,并按设计预设反拱和压缩量。侧模、端模在工厂分节或分块加工,在现场组装后焊接成整体,通过整体滑模轨道和卷扬机实现纵向移动。内模系统由走行机构、液压系统、内模板三部分组成,为整体抽拔液压自动缩放内模。 ①底模 在台座的条形梁上先拼装工字钢骨架,与条形梁上的预埋角钢焊接牢固,然后在上面分段铺设12毫米钢板,再进行整体焊连,并按二次抛物线预设反拱, 32m梁预留反拱18㎜,预留压缩量32m上缘预留压缩量5mm,下缘预留压缩量14mm。在施工过程中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底模钢板铺设过程中用精密水准仪对底模每2米进行线形检测,对反拱度设置反复进行监测调整以达到设计要求。底模钢板焊接过程中采用节段焊接以消除施工引起的应力集中与底板变形。为防止底模由于温度变化出现较大变形,在底模上设置了三道伸缩缝。 ②侧模 外侧模采用8mm的钢板。根据梁体长度在工厂分四节进行加工。侧模制作先采用槽钢分段焊接侧模骨架,同时使用机床根据梁体截面线形分块压制侧模钢板,再把钢板焊接到槽钢骨架上。侧模节段制作成型后再进行整体焊连并预留相应反拱。侧模与端模、底模对位,通过螺杆连接。在侧模板纵长1/4与3/4处各安置一台移模小车,在台座一端设置一台5t卷扬机牵引,使侧模在预制台座之间倒用。 ③端模 端模面板为钢板,端模制作分为顶板层端模一块、腹板层端模两块、底板层端模一块,通过螺栓连接为整体。 ④内模系统 内模系统由走行机构、液压系统、内模板三部分组成。内模采用液压自动缩放内模,整体拖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