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道工程特点:隧道主要工程量:隧道29座,合计长度14537m,占线路长度19.49%。设计为双线隧道,隧道开挖断面较大。 2014-09-25
-
梁、峁顶部多为耕地,隧道顶部的黄土冲沟均有季节性流水。山间冲沟发育,下切较深,沟深一般为15~20m,冲沟沟壁陡峭,垂直山脊多呈树杈状分布,交通较为不便。 2014-09-25
-
主桥基础设计为钻孔桩,基桩直径为φ2.0m。主桥钢管混凝土拱肋断面为哑铃形,高度3.0m,圆管直径φ1.2m,边跨拱肋断面高度为2.5m,圆管直径φ1.0m,拱轴均采用抛物线形。 2014-09-25
-
路基工程:挖土石方275997 m3,挖除非适用材料(含淤泥)340.8m3,利用土石混填346360m2,结构物台背回填6181.9m3,换填石灰土548m3。 2014-09-25
-
安装时应将安装区清理干净。吊装伸缩装置,调整伸缩装置与梁端间隙中心基本重合,型钢通过拉线调直。按梁体保护层顶面控制型钢顶面标高。 2014-09-25
-
隧道其起讫里程为DK100+800~DK101+010,隧道全长210米。根据地质描述,隧道出口地段设计为Ⅴ级围岩,此段围岩主要为泥岩夹砂岩,岩体较破碎,岩质较软,围岩强度低,稳定性较差。 2014-09-25
-
隧道比重大,长大隧道多,工期敏感隧道多(南门坡3685m、盘坡3043m、三岔坡3632m),隧道工程是全线控制工期工程。 2014-09-25
-
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更换软土,夯打密实。钻机座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 2014-09-25
-
本段盾构隧道沿线地形略有起伏、开阔,局部为剥蚀残丘,无地表河流。本盾构隧道线路单一,设置为标准单线单洞断面,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2000m,左右线线间距约12.5m~28.5m。 2014-09-25
-
铁路监理规范用表(涵洞),本文为word格式,供大家参考! 2014-09-25
-
拱墙钢筋网V级加强、V级围岩采用Ф8钢筋,网格间距20*20cm,IV级加强I型围岩采用Ф6钢筋,网格间距28*25cm;钢架采用格栅钢架; 2014-09-25
-
各级围岩段支护采用锚网喷支护形式。拱部系统锚杆采用Ф22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采用Ф22砂浆锚杆,锚杆孔内灌浆必须密实,且所有锚杆均设置钢垫板,垫板尺寸150mm×150mm×6mm; 2014-09-25
-
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m,视线与建筑物的横向距离在0.2m以上。为减少贯通误差,可利用成洞部分对原导线点进行取舍,以增加导线边长,重新进行测量。 2014-09-25
-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截水天沟施做→边仰坡开挖→边仰坡支护→洞口段超前支护→开挖进洞。
施工前,布设满足规范要求的高等级测量控制网。 2014-09-25
-
喷射混凝土标号为C25,喷锚采用湿喷工艺,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初喷厚度不小于40mm,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后进行,若终凝1小时后再喷,应先用风水清洗受喷岩面 2014-09-25
-
拱部系统锚杆采用Ф22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采用Ф22砂浆锚杆,锚杆孔内灌浆必须密实,且所有锚杆均设置钢垫板,垫板尺寸150mm×150mm×6mm; 2014-09-25
-
拱部系统锚杆采用Ф22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采用Ф22砂浆锚杆,锚杆孔内灌浆必须密实,且所有锚杆均设置钢垫板,垫板尺寸150mm×150mm×6mm; 2014-09-25
-
二次衬砌一般宜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同时满足衬砌与掌子面距离不小于70m的安全步距要求: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Ⅴ 、Ⅵ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2014-09-25
-
二次衬砌一般宜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同时满足衬砌与掌子面距离不小于70m的安全步距要求: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Ⅴ 、Ⅵ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2014-09-25
-
二次衬砌一般宜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同时满足衬砌与掌子面距离不小于70m的安全步距要求: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Ⅴ 、Ⅵ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201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