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洞处水泥搅拌桩间距为1.1m,桥头靠跨径方向桩间距采用1.1m,为使路基与桥头更好地衔接,靠路基方向30m为桩距渐变段,桩间距由桥头到路基方向桩间距由1.1m分两段渐变为1.3m 2012-08-26
-
加固宽度为路基填筑坡脚宽度。桩顶铺设0.6m厚碎石垫层,垫层内铺设二层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设计抗拉强度不小于80KN/m。 2012-08-26
-
桩机就位:机械安装完毕后,进行机械性能调试,桩机按施工流程移到桩位中心, 检查钻头是否与桩位中心成一点。 2012-08-26
-
桩顶埋深施工时注意控制好停浆面的位置,在避免浆液浪费的同时要确保桩顶标高,不出现坏桩头的现象 2012-08-26
-
水泥搅拌桩加固安排在相应地段的围护结构完成后施工,采用进出双轴搅拌桩机施工,二次喷射、四次搅拌。 2012-08-26
-
建议对工作井和接收井周边采取加固措施减小沉井对周围产生的危害。井中加固稳定水压使至平衡,浇筑井底混凝土。 2012-08-26
-
参建单位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出现质量问题严格责任追究;企业内部形成以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012-08-26
-
桩底相对标高-12.73m,绝对标高3.66m。现韩圩站站房地基填土标高为15.70m,故空搅层为1.56m,桩底持力层为2-1层粉土层,承载力140Kpa。 2012-08-26
-
试桩时,应由监理参加,并由施工技术人员做好施工记录。试桩尽量做到同一天打完,同一天做试验,以便取得参数,指导施工。 2012-08-26
-
大桥上部结构采用0#~3#墩左右幅为30m和3#~19#墩左右幅为25m跨预应力T型梁,采用集中预制吊装施工,待安装就位后现浇筑湿接缝,桥面为10cmc40现浇层和10cm沥清混凝土铺装层 2012-08-26
-
乙方在本合同中所享有的权利不得超越甲方在主合同中可以从业主那里获得的全部权利,乙方在本合同中应该履行的义务不限于甲方在主合同中应该向业主履行的全部义务。 2012-08-26
-
路基宽度采用全幅铺张,路面外设路缘缘石,基层采用20CM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采用30CM石灰稳定砂砾,面层采用3CM沥青砼+4CM中料式沥青碎石,全线计价土45701M3,石方13951M3. 2012-08-26
-
模板采用整体定型钢模板,墩身模板安装前,在墩身四周搭设钢管脚手架及爬梯,钢管脚手架闭合,要有足够的刚度及稳定性满足施工荷载。 2012-08-26
-
从K0+000至K0+330均有分布长江牛轭湖淤积的软弱土,层厚3.6~12.2米,层底标高3.280~ -5.58米,呈深灰色,饱和,软塑-流塑状,摇震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 2012-08-26
-
在软粘土地基施工中,水泥搅拌桩施工是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它主要特点是:工期比较合理,施工时低压操作,安全可靠,少污染,无振动,无噪声,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无不良影响。 2012-08-26
-
本标段地基处理采用堆载预压、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PTC+等载预压及低能量强夯+等载预压方式进行,直到通过观测,路基沉降值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2012-08-26
-
本标段地基处理采用堆载预压、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PTC+等载预压及低能量强夯+等载预压方式进行,直到通过观测,路基沉降值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2012-08-26
-
本段地层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按地层成因、岩性及力学性质划分为5大层8个亚层:素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湖积淤质粘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粘土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粉质粘土、含砾粉质粘土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粘土 2012-08-26
-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以明确设计技术要求、施工艺技术要求,便于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序进行。 2012-08-26
-
本合同段位于高海拔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层结构复杂,地下水位随地形起伏变化大。地表覆盖灰色粘土,呈硬塑状,厚度随地形起伏而变化,公路两侧均为山丘 201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