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车道半幅全宽12.25m,慢车道全宽4.75m。路面面层的结构形式为:慢车道为4cmSUP-13沥青砼+6cmSUP-20沥青砼。 2012-06-30
-
路面上面层试验段于2010年1月6日完成,本次试验段选择在K51+240~K51+440段右幅内侧二超车道,长度为200米,宽度7.5米。 2012-06-30
-
线路全长2.383公里。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设计时速80Km/h,采用双向八车道,辅路采用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设计时速50Km/h,路基总宽度为60米。 2012-06-30
-
在实施过程中,业主及总监办多次召开技术讨论会,并增加了一些新型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 2012-06-30
-
该段全线路面铺筑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0mm AC-16F层和改性沥青混合料厚40mm 沥青砼AC-13F层。 2012-06-30
-
所以,从路面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应充分考虑以上的特点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2012-06-30
-
应自始至终抓好试验、检测工作,用科学数据指导施工,用检测数据评价质量。每批原材料未经检验合格者不得使用;不合格材料应及时清除现场 2012-06-30
-
既具有耐高温性能,又有良好的低温柔性、耐水、耐腐蚀、耐疲劳、抗老化、延伸率大、韧性强,采用冷粘法和热熔法施工均可。 2012-06-30
-
开挖路段的纵坡、横坡及摊铺厚度均由浮动梁自动控制,但在起步的前50米仍采用双基准线来控制,待摊铺的纵、横坡及摊铺厚度符合沥青混合料的合设计要求并稳定后,再改用浮动梁控制。 2012-06-30
-
本次工程中仅为路面结构层中的沥青砼摊铺,即4cmAC-13I细粒式沥青砼+7cmAC-25I粗粒式沥青砼+lcm沥青下封层,净宽度为14.52m。 2012-06-30
-
本工程沥青砼施工包括旧砼路加罩及新拓建路面面层施工,加罩路面结构。 2012-06-30
-
拌和场地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使运送混合料的运距最短。同时拌和场还要接近水源和电源。此外,拌和场应有足够的面积,以供堆放砂石材料和搭建水泥库房之用。 2012-06-30
-
路基交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挖方和填方路基的交验,第二部分为桥梁(含通道等)的交验 2012-06-30
-
按照技术规范规定备齐投入该项目工程的全部机械设备及每种沥青混合料铺筑一段长300m的单幅铺筑路段。采用与主体工程准备采用的材料、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拌和、摊铺、压实设备 2012-06-30
-
改性沥青是指基质沥青与一种或几种改性剂通过适宜的加工工艺形成的混合物,改性沥青的目的在于提高沥青的路用性能,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 2012-06-30
-
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白花,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2012-06-30
-
就必须加强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有效地提高沥青砼面层的热稳性、不透水性、耐磨性、抗滑性、耐久性和抗疲劳破坏性。 2012-06-30
-
4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BS(I-D)、6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2012-06-30
-
现状:胜利北路,固三路向北至桩号0+300段12m宽机动车道已建成,为砼路面;0+300至0+680段机动车道,按图纸要求30cm厚石灰土施工完毕,水稳及混凝土路面尚未施工 2012-06-30
-
本合同段主线路面面层设计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 201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