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系统庞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涵盖内容丰富,其研究范围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等,该学科的研究以应用为导向,一般采用基于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模型试验、现场调查与实测)和数值计算的研究方法。高校许多研究者为了定性或定量探索材料、结构、工程的性质规律,进行了大量的模型或原型试验,如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的学者都对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柱的性能开展了系列的研究,福州大学吴炎海和林震宇进行了一批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短柱试验,探讨了柱的破坏形态与破坏过程,清华大学冯建文等讨论了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短柱受轴向荷载的破坏过程,北京交通大学季文玉、闫志刚、杨国静等对多根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建议公式,湖南大学杨吴生进行了短柱受压试验,并提出了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由于这些研究数据并没有在高校中形成共享机制,更没有相关领域的数据共享平台,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基于此,本文提出土木工程专业科研数据平台建设及共享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及对策。 2020-07-30
-
针对高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综合性较强以及要求知识面较宽等特点,结合信息时代网络应用发展的趋势,在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教学评价环节合理运用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交互式混合教学,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
2020-07-30
-
文章基于本校应用型土木工程材料本科教学,针对目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存在的教材征订、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问题,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展开对教学课程改革措施以及创新型教学方法的探讨。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提供参考借鉴。 2020-07-30
-
针对应用型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的经济与管理类课程设置中出现的不合理的问题,从加强经济与管理意识、增多双师型教师数量、合理构建经济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2020-07-30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城市的建筑种类也在不断的更新,土木工程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从设计角度指出了提升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几种可行性方法,希望可以对我国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产生一定的帮助作用。 2020-07-30
-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我国对土木工程建设方面也引起了重视,这对相关土木工程建设机构也有了巨大挑战,当然,要想在土木工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就要大力发展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建设的概念及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并对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希望能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土木工程施工的作用。 2020-07-30
-
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教师是否能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对学生毕设完成质量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能给土木专业毕设教学带来理论帮助。
2020-07-30
-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土木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土木工程中也开始意识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逐步开始走新型的发展道路。本文在分析研究土木工程中绿色施工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绿色发展的举措,研究将有益于实现土木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对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研究将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
2020-07-30
-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开始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逐渐增大,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一般在施工一线,因此,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便尤为重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重视本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本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为之后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毕业设计是学生在进入岗位之前的最后一道考核,本文内容着重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2020-07-30
-
基坑支护设计涉及理论知识范围广,经验性强;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时,设计过程中应侧重于概念和方案设计。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本文从方案选择、设计计算、图纸绘制三个大方面进行详细剖析,解决了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为教师进行毕业设计教学提供帮助。 2020-07-30
-
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实践教学也如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在实践性教学评价机制上的不足,并结合评价机制的构建原则,从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机制:建设规范的实践教学评价制度;建立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评价机构;构建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2020-07-30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不断的提升,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进一步加快,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关注土木工程项目应用与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工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所以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相关方面的技术和工艺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特别是对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相关技术的创新,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等相关内容。 2020-07-30
-
注浆工艺是一种比较简单、灵活的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可以对建筑的结构起到加固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注浆技术的主要内容,包含注浆技术的原理与技术类别。其次,分析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注浆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工程要点。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优化注浆技术施工工艺的对策。 2020-07-30
-
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要求,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特点,以“实用性、前瞻性、创新性”为目标,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进行了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对三届本科生的教学实践,发现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同类型核心课程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2020-07-30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引入信息管理,可有效提升管理的效率,使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中和施工过程的监督过程中,改变了过去土木建设的管理方式,促进了土木工程管理方式的创新。
2020-07-30
-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高校教师越来越关注基于BIM的课程改革。运用BIM三维可视化的建模特点,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针对课时变化、课程内容的调整、学生的反馈等,将BIM三维建模的原理、方法、技能,融合、渗透到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借助BIM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将二维平面图形直接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2020-07-30
-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水平,现代化都市的标准性配置就是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施工随处可见,因此,对土木工程施工桩基础进行要点分析,强化基础施工技术,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本文主要分析土木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旨在提高施工质量,延长土木工程的使用寿命。 2020-07-30
-
新时期,为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加强质量控制能力,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确保土木工程建设效率。基于此,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特点与措施,研究了质量控制途径,希望进一步研究,能够为土木工程建设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20-07-30
-
中职《土木工程力学基础》教学存在不好教、不好学、成绩合格率低和教学与职业岗位脱节的问题,学校不能培养适合企业岗位的学生,企业不能找到合适的毕业生。通过研究,致力于达到中职《土木工程力学基础》教学中如何具体做到贴合职业岗位,从各岗位需要的人才入手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标准,研究如何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2020-07-30
-
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支点作用越发明显,施工中需遵循一定的力学原理,来保障土木工程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本文就土木工程力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土木工程力学技术在材料选择、预应力施工及结构选型中的控制与实现策略,将为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