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线全长22.980公里。本合同段起点桩号K12+509,终点桩号K22+980,路线长度10.491 k m。 2014-10-09
-
公里桩要求采用混凝土预制,尺寸:100cm×40cm×10cm,字体采用红色宋体,标注在混凝土预制块宽面两侧。单字大小以5cm为宜。埋设深度30cm。 2014-10-09
-
台阶高度为1.0m,台阶宽度为1.5m左右,设内倾4%。清表整平标高=设计桩顶标高+0.5m,地表碾压至压实度不小于90%。 2014-10-09
-
平整场地,清除路基基底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障碍物及表层富含植物根须种植土,标记并处理场地范围内地下构筑物及管线。 2014-10-09
-
匝道桥第一联现浇箱梁施工技术交底 2014-10-09
-
为了确保桩基孔径、孔形和倾斜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我部拟采用外径1.465m,长度为6m钢筋检孔器吊入钻孔内检测。 2014-10-09
-
碎石桩成桩方式:采用振动成桩,不得使用螺旋成桩,避免缩颈带来质量隐患。施工顺序由一侧逐排施工,相邻两根桩必须间隔跳打。 2014-10-09
-
桩体主体材料为碎石,应符合设计级配要求;选用的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2014-10-08
-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机械组合方式、松铺厚度、路基整平方法、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遍碾压后的路基沉降量和压实度。 2014-10-08
-
隧道为单向双洞分离式隧道,左线隧道长度为3598.002m,右线隧道长度为3596.000m。隧道设计时速40km/h,隧道为单坡隧道,左右线隧道设计坡度均为-2.996%/m。 2014-10-08
-
隧道通过山体属构造剥蚀深切丘陵地区,地面标高在90~180m之间,相对高差在90m左右,属低山区,相对最大切割深度约120m 2014-10-08
-
本合同段区域内地势北高南低,以丘陵为主,地貌形态主要为孤立或呈带状的低缓浑圆状或舌状山丘,海拔相对高差为几十米。地面建筑物多,地表鱼塘密布,河港沟塘纵横连通,植被茂密 2014-10-08
-
I匝道桥主桥第三联上部结构为(45+80+45)m预应力混凝土变高度连续箱梁,截面为单箱单室,主墩处梁高为4.5m,跨中梁高为1.8m;箱顶全宽为12m;底宽为6m;顶板悬臂长为3m。 2014-10-08
-
本标段段路基防护工程种类较多,根据边坡地质及高度主要有拱型骨架护坡、实体、窗口式护面墙、锚杆、锚索框架梁防护等。排水工程有:浆砌片石截水沟、混凝土现浇水沟、急流槽等。 2014-10-08
-
本线路基防护防护工程设置原则为,边坡高度H<3m时,边坡采用C15混凝土空心砖防护;边坡高度H≥3m时,边坡采用拱型骨架护坡防护,骨架内铺设混凝土空心砖防护。 2014-10-08
-
本合同段区域内地势北高南低,以丘陵为主,地貌形态主要为孤立或呈带状的低缓浑圆状或舌状山丘,海拔相对高差为几十米。地面建筑物多,地表鱼塘密布,河港沟塘纵横连通,植被茂密。 2014-10-08
-
道路横断面采用两块板形式,行车道均采用双向6车道,路基宽度42米,横断面结构形式采用6.5米(人行道)+11.5米(行车道)+6米(绿化带)+11.5米(行车道)+6.5米(人行道)。 2014-10-08
-
人行道:6cm纽西兰地砖→2cm水泥砂浆(1:3)→18cm4%水泥稳定碎石层→路基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0%)。 2014-10-08
-
引道工程起讫里程为:K0+000~K4+932.158,西岸引道在桩号K3+040处设置一处断链,来向桩号K3+270.507=去向桩号K3+040,断链长237.507m,路线长度为5.163km。 2014-10-08
-
对集料堆场进行硬化处理,并设隔墙分隔各档集料,场地周围设排水沟。场地内详细布置见“水泥稳定碎石拌和场地布置图”(附后)。 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