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鉴定的合法性首先依赖主体合规,这是区别于普通造价咨询的核心特征: 2025-10-24
-
工程造价 “三超” 是指在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控中,后续阶段造价超出前期阶段既定限额的系统性问题,具体对应三个关键管控节点,与 “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 的造价控制流程直接挂钩,是行业长期面临的核心管控痛点: 2025-10-24
-
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工程(或工序)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标准,及对应的费用标准 2025-10-24
-
限额设计是指以项目投资估算或设计概算为 “上限额度”,在满足项目功能需求、技术标准、使用年限的前提下,对设计方案、工程量、材料设备选型进行全过程控制的设计管理方法 2025-10-24
-
工程造价中综合单价的五大组成部分 2025-10-24
-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八大核心服务 2025-10-24
-
造价工程师必备的六大核心能力 2025-10-24
-
2025年后工程造价行业的五大发展方向 2025-10-24
-
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商事活动中,固定总价合同因“总价包死、风险自担”的特性,成为保障交易稳定性、降低履约不确定性的常用合同形式。此类合同通常明确约定“结算时总价不作调整”,但实践中常因设计变更、业主需求调整、客观条件变化等因素出现实际工程量减少的情形,引发结算争议。如何在恪守合同约定与兼顾公平原则之间找到平衡,是此类纠纷处理的核心要点。 2025-10-16
-
规费是依据国家 / 省级法规必须计取的费用,核心用于保障职工权益与工程配套,分为 “全国统一核心项目” 与 “地区补充项目” 两类,具体内容如下: 2025-10-15
-
不同阶段的造价指标服务于不同决策目标,从前期估算到后期结算,指标精度逐步提升,分为 5 类: 2025-10-15
-
合同是索赔的根本依据,因合同条款缺陷、履行偏差或变更导致的索赔最为常见,具体分为 3 类: 2025-10-15
-
预备费是为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费用支出而预留的资金,按用途和计算逻辑不同,分为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两者均需计入项目总投资,但适用场景与计算方式差异显著。 2025-10-15
-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 号)及后续调整文件,规费的核心项目为以下 4 类,是所有地区工程造价中必含的法定费用: 2025-10-15
-
规费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省级政府或省级有关权力部门规定,由施工企业必须缴纳的、用于保障特定社会职能或工程配套的费用,核心包括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工程排污费、工程定额测定费(部分地区已取消)等。其特点围绕 “法定性” 展开,具体可归纳为 5 点: 2025-10-15
-
工程量是造价计算的基础,“高估冒算” 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各种手段虚增工程量,具体表现为 3 类: 2025-10-15
-
工程造价信息价(通常由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如月度 / 季度材料价、人工价、机械台班价)是连接 “定额基价” 与 “市场实际” 的关键纽带,核心作用可归纳为 4 点: 2025-10-15
-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核心差异解析 2025-10-15
-
动态结算的核心价值是解决 “固定结算无法应对项目实施中动态因素” 的问题,其适用场景需满足 “存在不可控风险因素、固定价易导致造价偏差或利益失衡” 的特征。 2025-10-14
-
在工程造价动态结算中,核心是通过灵活调整价款应对市场波动、政策变化等动态因素,常用方法需兼顾 “操作便捷性、公平性、风险可控性”,结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工程实践,最主流的四类方法如下: 2025-10-14